![图片[1]-改革进行时 | 三措并举,在深化改革中激发澎湃发展动力-四季豆](https://www.ccfeb.com/uploads/2022/04/20220413060323899.jpeg?imageView2/0/format/webp/q/99)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中建四局工程技术研究院
在聚焦“双碳”领域前沿
进行科技管理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上持续发力
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提供科技动力
聚焦前沿
在“双碳”领域探索发展
成立研究所。主动做好“双碳”领域布局,成立“双碳技术研究所”,在工程局统筹下开展“绿色、低碳”方面的技术研究,为做实研究院“双碳”领域成果奠定基础。
研发新课题。开展《建筑柔性能源系统设计及运行关键技术》等课题研究,打造双碳背景下“光储直柔”低碳工地新产品,助力企业在建筑碳中和领域形成领先科技优势。
培训与研讨。承办中建四局“‘双碳’背景下建筑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交流研讨会,邀请的5位外部知名专家学者针对“双碳”目标,从政策和技术层面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科技人员开拓视野、解放思想。
积极开拓
在科技管理改革中做“减法”
坚持制度先行。成立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中建四局工程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议事规则》,为课题研究提供内部可行性分析。制定《中建四局工程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科技预研项目管理办法》,形成了“研究院前期预研到有一定方向和基础后再申报高级别课题立项”的逐层递进的研究格局。
优化绩效管理。从行政管理和不同课题小组两个层级对研发人员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个人绩效评价与考核,形成了单一性的行政部门评价和交错式的课题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通过在科技管理中作出改革,更好提高科技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促使研究院不断引领中建四局科技创新,服务中建四局发展战略上台阶。鉴定成果明显。智能建造研究所承担的《施工现场智能高坠防护服及其安全作业系统研究》等 3 项课题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平台建设成绩突出。取得了广东省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团土木工程重点材料实验室2个省级平台。荣誉获得有进步。智能建造研究所参与的《性能化设计驱动的建筑机器人述职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成果推广效果显著。顶模技术在深圳梅园超高层项目投标中推广,充电车产品在科教城项目示范,安全防护服在项目上示范应用并作为展品在局科技展厅展示。专利成果有进步。获得了授权发明专利 1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3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等成果。
敢于探索
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制定年度招聘计划,明确招聘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通过对内、外招聘模式进行探索,逐步达到“人与岗位匹配” “人与团队匹配”,进一步规范招聘管理。二是结合“领航计划”及基层轮岗工作,专项制定研究院青年员工专项人才发展方案,有序开展青年员工下项目历练工作。三是通过分层分级开展调研,广泛充分了解全院员工培训需求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院培训计划,并编制实施细则,保障培训高效实施。
通过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院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先后参与深圳湾区超级总部、厦门新会展中心、笋岗梅园投标、北京颐堤港等6个重大项目技术标编制;为广发银行总部、莲阳河大桥项目、黄埔区政府加固监测等项目提供技术服务9次,加强了技术与商务融合,实现科技助力营销的目的。参与局双创园建设、局科技展厅布展和编制中建四局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等重要工作,充分发挥了服务局主业的作用。
![图片[10]-改革进行时 | 三措并举,在深化改革中激发澎湃发展动力-四季豆](https://www.ccfeb.com/uploads/2022/04/20220413060335935.gif?imageView2/0/format/webp/q/99)
干字当头,实字托底
中建四局将持续推进
深改工作落地见效
向“十四五”目标砥砺奋进
努力为工程局变革图强插上科技翅膀
![图片[11]-改革进行时 | 三措并举,在深化改革中激发澎湃发展动力-四季豆](https://www.ccfeb.com/uploads/2022/04/20220413060337222.png?imageView2/0/format/webp/q/99)
素材来源:工程技术研究院
作者、编辑:曾国藩
校对:罗叔通
审核:张欣豪、安霞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