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码头施工和板桩码头施工有何不同?

桩式码头的施工

一、桩式码头的种类

桩式码头可分为高桩码头(桩梁式、框架式、空心大板式)和板桩码头。

二、桩式码头施工特点
桩式码头施工通常包括水下挖泥、桩基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抛石回填^ g .、面层及附属设施施工等工作。大多在水上进行,有以下主要特点: x # x [ e F
1、受自然条件(风、浪、潮汐、水位、地质z Q } Y V D A等)的影响大。
2、使用船舶机械较多,相互干扰多,水陆联系困难i ? : h = = F b,施工条件艰苦。
3、桩式码头上部结构复杂、工序多、工作面狭窄、技术复杂、施工困难。
4、桩基施工是桩式码头施工的关键性工程X J v V M,测量定位控制、设备选用、质量和安全控制等,技术难度大: q _ B N r 2 D
5、由于打桩震动、挖泥、坡顶回填等施工的影响,岸坡稳定问题的妥善处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组织施工时,必须对施工条件等进行周密的调| 3 Z查,拟定正确的施工方案,选用恰当T z O g S的施工设| ! = # D ~ m备,拟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做好各项物资供应工作,科学地组织施工。

 

三、桩式码头的施工顺序
桩式码头的施工顺序受着码头结构型式、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的影响7 E W ( i l & C各不相同,基本顺序如下:
1、高桩码头
水下挖泥→码头下面, \ ; X & 2 }抛填→桩基施工→挡土墙施工} { 5→节点施工→码头后面回填 上部结构施工→场地面层施工→附属设施施工
2、板桩码头
施工顺序:挖泥→打板桩→抛石及填土→安装拉杆及锚碇板→回填土及抛石→棱体施工→调整拉杆→浇制混凝土帽梁&r. ( F Zarr;回填土→浇i h n G K制面层混凝土→安装附属设备

高桩码头施工

一、开工前的: u S _ % z O v &准备工作

1、组织现场勘察、做好调查了解工作。
(地形、交通、水电、生产、生活和后勤等] F [ 4 p \ 3 d基本情况)
2、认真做好设计交底和施工V $ m f .组织设} ( V $ b _计工作。
(拟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组织、质量和安全I x C R q Z f N控制措施等)
3、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及早做好材料,机具设备供应和劳动力调配及预制构件生产等工作。
4、测量L / Q | -控制点的交接、复核工作。将点引到工地,以便施工对建筑物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

、 构件预制工作

根据1 e S I [ = U O J码头施工顺序,首先要拟定预制构件生产计划,按计划安排好各种构件的预制生产。高桩g ) C 0 # # $码头预制构件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桩、梁、面板、框架、靠船构件和水平撑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一般在预制厂专门台座上预制,其它非预应力构件可在现场或其它合适的地点预制。
预制构件混凝土浇注后,必须在构件表面标明该构件的型号,规格和浇注日期。构件吊运储存时,必须按规定位置和要求设置垫块,垫块顶面要位于同平面。

三、桩基施工

桩基是码头的基础部分,主要是承担上面的结构和荷载。桩的种类主要是预制桩和灌注桩。
桩基施工前,应进行下列工H w D % -作:
(1)、v Z 4 z [结合基桩允许偏差,校: a H y { S | i {核各桩的位置。
(2)、根据选用的船机性能,桩长和施工时水位变化情况,检查沉桩泥面标高,水深是否符合打桩要求。
(3)、检查打桩区有无障碍物。
(4)、船只抛锚和打桩作业,对通航有无影响。

1、打桩方法选择
打桩方法:根据其克服土壤阻力的机理不同,可分为锤击法、震动法、射水法和压力法。在水工工程中,一般采用锤击x w X @ = `法。
锤击法打[ ^ , @ ^ 6 i I p桩是利用锤的断续冲击,桩周围土体不断受挤压,剪切破坏,使桩逐步下沉的打桩方法。锤击法e I b用的锤有的是自落锤^ M Q 4 \ :、蒸汽锤、柴油和液压锤。目前常用的锤为柴油锤。
柴油锤结构简o x k R t \ l 1单、重量较轻,不需k b 0 8 u ` { ^ I要供气设K 0 9 \ F :备,使用费用低,移动方便,锤击M 2 L & 6 A x X 9力大。但不易控制冲程,锤击噪音大,有油烟和残油飞溅。
震动法打桩是在桩顶与振动锤之间作刚性连接,构成震动体系,震动时桩周围土也发生震动,土的结构_ / * ~ ~ :遭到破坏,土对沉桩的阻力减小,从而使桩逐步下沉的方法。
射水T F h ~ r B T _ i法打桩方法是在桩的桩尖j ` 4 . }或外部设有冲射管,喷出高压水束,冲刷破坏桩尖下的土壤结? v y x @ i构,使一部分土沿桩周或桩的内空` I j - \(空心桩)涌上地面,因而减少了桩表面与土壤间的摩擦力和桩尖阻力,桩在自重和压重的作用下沉入土中。
液压法打桩是借助桩架自重及压重,通过滑轮换t W h * Y ~向把桩压入土中。与锤击法和震动法打桩相比,其优点是无震动、噪音,无油烟残油飞溅,孔隙水压小,桩周围土隆起范围和量均很小,在斜1 h g ? W ,坡上打的桩不顺坡向下滑移。其缺点是土对打桩的阻力大,如分: w r [段打桩,需现场接桩而降低打桩效率。
液压法打桩适用于在粘土中打直桩。对砂土或质土层,因阻力过大,不宜采用。
在具体的工程中选用哪种方法打桩,需要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水位、风浪、地质等自然条件、工Q e O程规模、结构设计、机械设备% 4 ? h * 1 ) !、材料k h F ,、动力、技术、供应等情况,以及工期要求、施工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方_ ~ _ ^ i y s U案比较W L z 5 t,必要时还通过试验,才能确定合适的打桩方法。

2、拟定打桩顺序
拟定打桩顺序要考虑的问题
(1)、保证每一根桩按0 } ^预定的要求打到设计标高;
(2)、要考虑到工程的分段(分段要按流水作业,要考虑打桩的方便性,也要考虑各个工序在一个施工段里作业时o c F } ( G K :间的均衡性,还要考虑施工安全性)
(3)、要考虑打桩水深、风和水流的影响。
(水位要考虑根据潮位、地形、桩长、桩顶、标高、打桩架高度、船舶吃水及时间)
(4)、尽量减少打桩震动对岸坡的影响。
(5)、尽量减少打桩架移架、改架、移锚的次数。
打桩顺序拟定后,根据桩的施打次序要a Z 6 4 J p } E绘制桩的装船图,根r o : c & K }据装船图组织桩的供应工作。

3、打桩控制
1)、打! ` e ; K桩程序
移船取桩→吊、立桩入龙口→移船就位→调平船、调整龙口的垂直度(直桩)或斜度(斜桩)6 v O & y 0 0 t&rarX J {r;定位、收紧缆绳→桩自沉→测桩位置、调整船和龙口→压上锤和替打→测桩偏位、调整船和龙口→小冲程锤击桩→正常锤击桩→满足打G 4 E桩控制条件、停止锤击→估测桩偏位→起吊锤和替打→测量桩偏位&rarY B 7 j R J ?r;移船
2)、打桩操作注意事项
①、替打、背板、桩u z u身三者应在同一轴线上,且与龙口导轨的中心线重合。
②、锤击过程,要经常注意桩身有无移位和倾斜现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使恢复正确,如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水泥w u ^纸垫平。
③、落锤高度不宜大于1米。
④、桩打到接近设计要求时,要密切观察。一般以设计要求最后3次10锤的平均贯入度或入土标高为控制,至达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并作好记录。
3)、偏位控制Q o . A * g ) j S
打桩时要保证规定要求,规范的规定,桩顶偏位一般不大于10cm,桩的纵轴线倾斜度偏差一般不大于1%d h W h ` V c
造成桩偏位有多方面原因,归纳起来:
一是风浪、水流的影响;
8 ) .是操作上的因素;
三是地形和土质方面的原因;
四是桩本身的原因。
t T Y A V M U了减少桩偏位,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必须针对这几方x l C ] t ) Q R R面的原因,采取如下相应的措施:
①、在安排工程进度时,避开在强风盛行季节打桩,当风、浪、水流超过规定时Q N q A 4 @应停止打桩作业。
②、要防止因施工活动造成定位基线走动,采用科学的较高精度的定位方法;要及时开动平衡装置和松紧锚缆,以维持打桩架坡度,防止打桩船走动。
③、掌握斜坡上打桩和打斜桩的规律,拟定合理的打桩顺序,采取恰当的偏离桩位下桩,以保证沉桩完毕后的最终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并采取削坡和分区d 1 D { * h跳打桩的方法,防止岸[ ~ g坡滑动。
4j F 1 g)、桩的极限承载力控制
在打桩\ D _ w过程中,为保证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一般是控制桩标高和打桩最后贯q G T ~ v入度(最后10击平均每击下沉量),即&ldquo) c M;双控”。另外还7 W X U q 7 K要仔细掌握贯入度的变化和及时掌握桩下沉的标高A X e c t 0 6情况。
桩遇到阻力的变化可以由打桩对贯入度的变化来反映,贯入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桩承载力的大小,因而在打桩时除了控制桩顶标高之外,还要控制贯入度。一般在粘性土壤中打桩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作为校核。倘若锤击打桩达到设计标高后而贯入度未能达到要求x I * L ) #时,仍可继续锤击。但在砂土层或风化岩层则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标高为校核。当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要求,而标高尚未达到设计要求时/ m 5,可以继续锤击三次,每次以10锤为基准,其平均值是3—4a k ocm,根据经验即为达到贯入度的要求。
打桩控制标准一般是由设计单位提出要求,施工时按要4 4 . # y #求控制即可。但支承桩是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标高为辅。摩擦桩与支承桩相反,它是以控制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或采用半支V j R ( ` P 1 l承半摩擦相结合的打桩方法。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者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5)、桩的1 Z & = Y u裂损控& ^ _ & 7 r A [ 7
在打桩之前,要检查要打的桩是否符合` % O B ) 8规定的质量标准。在打m o ( p 5 ^ v /桩过程中,要随时查看打桩情况,如锤、替打、桩三者是否在同一轴线上;贯入度是否有异常变化;桩顶碎裂情况等等。桩打完了以后,要检查桩身的完好情况。规范规定,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不允许出现裂缝4 # I = U g T u V。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应尽量避免产生裂缝。
6)^ [ J 4 /、桩的临时固定和缺陷处理
打桩完毕,必须及时临时9 I d d t固定(特别是对水上; I v l桩基),以防止在风浪、水流、土坡滑移及斜桩因自重挠曲作用下7 ^ $ s基桩倾倒折裂。& , c , T ^ e临时固定的方法是:用围囹木(夹桩木)夹住,方木顶撑,拉条固定,使基桩连成整体。
在实际打桩过程中,有时会因某种缘故出r O & @ N现一些质C | $ y 9 p _ \ !量上的缺陷,必须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如果事故较大,影响到上| ` k ( h c F部结构的使用安全时,就要会同设计7 S =人员共同研究,采取补救措施。

四、桩帽施工

高桩码头的上部结构为预制安装时,基桩上均设有桩帽。i I i Q 4 ] 6根据! S O @ L ` T基桩布置情况,桩帽的型式通常有单桩桩帽和叉桩桩帽,有的还有双桩桩帽或簇桩桩帽。
桩帽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预制安装两种。
1、现浇:施工的一般顺序:安支承系统→铺底模→测设侧模边线&ra( Y d w = } 3 ] 6rr;浇筑混凝土→拆或吊去侧模→拆除底模和支Y n [ . 1 ~ F : %承系统。
2、预制(一般指桩基为钢管桩)^ 5 A * n & 9 a P预制安装要注意焊接质量。

五、上部结构施工

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目前大都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形式,这样便可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缩小受自然因素的q H [影响,加快工程进度。

1、梁安装:按支承情况的不同,可分为两点:三点和四点支承的梁。其中两点支承梁常为前方承台的门W 2 S [ ` ` ] G机梁、桥吊梁和连系梁等纵向连续梁,以及后方承台的简支梁、三点和四点支承梁为前方承台的横向连续梁,一般简称为前方横梁或纵梁(也有为两端固结的单跨梁)。
在安装的技术标准上,简支梁比连续梁的要求高。安装简支梁,梁在桩帽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设计所规定的最小值;梁端下的垫块和砂\ . { t X浆不仅起控制标高和防止梁倾斜的作用,而且传递荷载,所用的垫块和砂8 3 , Y浆要满足在使用条B S n件下的强度要求,安装连续梁,梁在桩帽上时搁置长度无最小值要求,梁端下的垫块和砂浆主要起控制标高和防止梁倾斜的作用,所用的垫块和砂浆只须满足施工条件的强度要求。传递荷载主要靠接头混凝土。

2、板安装
在高桩码头中,板按安装时支承情况的不同,可分为两边、四点和多点支承的板。其中,两边支承板为梁板式高桩码头的后方承台简支板和前方承台连续板(如火车轨道板);四点和多点支承板为无梁板式高桩码头和双向连续板
1)、两边支承板安装
(1)、简支板的安装同上述简支梁的安装,安装后按设计要求,用短钢筋将板接头处的数根外露钢筋,采用搭接焊进h ! q行连接。
(2)、连续板的安装,安装时所垫的水O 5 K O z H M泥砂浆要“外高、内低”,高处厚度约为3-4cm,取高处厚度减1cm左右作为所需的控制标高。
连续板一般是四6 [ L侧,至少是两侧,有外伸环形接头钢筋。安装时,为避免环形接头钢筋相碰,板与板之间宜相对错开3-4cm(- x X E w1.5-2倍钢筋s K R G M v e ;直径),若环形接头钢筋因位j 4 0 V置不准或倾斜;T W = B } \ ; )或个别钢筋相碰,可用撬棍拨开,拨不开的可用气割切断相碰部分,但安稳后须用电焊再行焊接。
2)、四点和多点支承板安装
四点和多点支承板的安装,为了减少因板底不平整,或垫块安设标高不准所引起的安装应力,一般都采用牛油盘根法。牛油盘根用16-22mm浸牛油的棉绳盘成,盘的直径一般为8-10cm,使用前须在压L } e O P k d h力机上测定其受力压缩后厚度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四点支承板的安装,预先在桩帽上用水泥砂浆稳定细石混凝土垫块,吊安板时在垫块上安放牛油盘根,垫块顶高加上牛油盘根受支承力s ^ D ] ^ v y #压缩后的厚度即为所需的控制标高。多点支承板的安装与四点支承O A D ( e v板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因各支承点的支承力不尽相同,在稳定. d / ^各支承点的细} x * X 8 : _ U Z石混凝土垫块时,要根据牛油盘根受力压缩后厚度与压力的关系曲线,按支承力大小定各支承点细石混凝土垫块稳定标高,即支承力大点、稳安标高低,支承力小的点,稳安标高高。

3、靠船构件安装
在高桩码头中,一般} , ~ 0 H z % 8设有靠船构件。因靠船构件的重心b ^ \ e与安装时的支承点不在一垂直线上,吊安时须在顶x m - k R部设手动葫芦,施以水平力,使其正位,正位后,顶部用拉杆与横@ % l & - N c y向连续梁上吊耳相连;下部与横梁端头之间垫硬木楔,然后撤除手动葫芦。
靠船构件安装后,在未浇筑其与梁、板之间o \ ^ ] T的接头(缝)混凝土之前,严禁停靠船舶^ 3 ` S j . \ E ,,以免碰倒。

4、轨道安装
轨道的w } n U m c ? w I安装常采用吊轨法。就是沿轨道按一定间距安设吊轨架,以固定轨道的位置。采用吊轨法施工,不仅可牢固地固定轨道; = z F的位置,而且可使轨道下面混凝土与轨道底能完全紧密接触。轨道的轴线位置和标高,同一般测量,分别用经纬仪、水准仪进行测量和控制。为确保两条轨道在同一断面的高差不超过允许值,中心线支立水准仪,使同一断面测点可沿的前视距离完全相等。

5、接头(缝)混凝土和面层混凝Q k 4 j F s土施工
高桩码头上部结构为预制安装时,梁与梁、板与板、靠船构件与梁板之间的接头(缝)很多,为使码头逐片逐段形成稳定体系,应q h s 0 q f ^ l及时分批浇筑接头(缝)混凝土。在浇筑接头(缝)混凝土前,老混凝土必须凿毛,并在结合面铺一层水泥] + i 1 U k砂浆,在垂直结合面上应尽量涂刷一层净水泥砂浆。为使节点、接缝处混凝土密实,混凝土浇筑应采用相应的施工措施,如采用流动性混凝土,使用高频$ = | ]振捣器采用二次振捣及压力灌浆等。
码头面层混凝土施工中,前方承Y ~ 0 8台的面层; k d , n p S M混凝土,因有火车和装卸机的轨道,一般比较厚(10cm以上),而且在连续梁、板的接头(缝)混凝土与浇筑道路面层混凝土相同。后方承台的面层混凝土。仅5cm左右,及在简支梁板的接头(缝)混凝土浇筑后,承台整体性还是比较差,其分| n x 7 G ( Q块必须使缝设在梁的轴线上和梁接头的连线上。面层混凝土为钢筋混K . C E \ w E B N凝土板,所受a q $ Y # W O约束力较大,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真空5 N V S `吸水工艺,以减少含水量;或掺入减水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f ! L h 6 O a p m;增加密实度,从而减少收缩,防止出现约束裂缝,为了避G ! v % 0免因失水而出现干缩裂缝,宜边抹面、边用盖塑料薄膜的方法进行养护。

板桩码头

板桩码头因板桩材料的不同分为钢板桩码头和钢筋混凝土板桩码头。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工序少、所用施工设备少、施工速度快;材料用量少、造价低2 6 P M J +;根据原泥面情况,少挖或不挖泥即可打板桩,故可少挖少填。缺点是:抗震性能差,震坏后不易修复;板桩墙后未填土前; T 4 m * %,抗浪能力差Q + 4 ` z,不利于无掩护条件下施工;板桩墙在施工过程中易向前倾斜,倾斜后不易V c t P S { & Z或不允许作纠正处理。

一、结构形式和施9 ? A工顺序

板桩码头的结构形式繁多,其典型的结构形式如图所示。
板桩码头的施工顺序可归纳为4 7 [ , r W a M G: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打导桩、安导架→打板桩→浇注导梁、帽梁混凝土→开挖锚碇槽→浇注胸墙混凝土(安2 v & O N C ! q装锚碇板和拉杆)→板桩后回填土→安装附属设备&r[ S # farr;交工验收。

二、板桩码头施工特点

板桩码头施工是依它的结构型式而进行,现仅介绍对拉杆式锚碇、打入式钢筋混凝土板桩和钢板桩的\ @ l m ` 6 F普遍板桩码头的施工。
这类板桩码头,因码头前沿线在水域中或在陆域内的不同,其施工特点也不尽相同。
当码头前沿线在水g E Y j H x域中时:
1、板桩墙需用打桩船施打。
2、根据水位情况,如水深大,能满足打桩船吃水要求,应先施工码头主( u 9 x / G T . u体(形成整体)、后挖泥;如水深小而且挖泥厚度较大,宜选择适当的挖泥船分二次挖泥,第一次挖泥至水深能满足打桩船吃水要求为止,码头主体施工后进行第二次挖泥。这样做,既可Q V b减少码头向前位移,又可少挖泥、少填墙后土。
3、为使码头逐步形成整体,避免已. E D打板桩墙因后续打桩震动和土坡蠕动的共同作用而产生过大的前倾,应及时进行锚碇系统和墙后填土的施工。
当码头前沿线在陆域内时:
1、先在陆上施工码头主体,后挖泥。
2、在陆上施工码头主体,施工简便,质量易保证;挖泥前板桩墙不前倾。
3、如挖泥厚度较大,亦宜分两次挖泥,且在两次挖泥之间要有适当的间歇时间,使板桩墙前倾缓慢发展,以减少前倾量。
此外,不论码头前沿线在水域中,还是在陆域内,都要特别注意:
(1)码头主体完工后的挖泥,应沿纵向均匀地进行,且要防止碰坏墙壁和超深。如超深大于设计要求,应用适宜的材料(如砂)或使用设计指定的回填料进行填补,以免降低墙前的被动土压力。
(2d T % R F /)帽梁(不与导梁合一时)的施工,应在墙前挖泥后,墙顶位移稳定后进行,以便| H : $ V ~ = ~调正帽梁尺寸,使码头前沿线位置偏差符合质量标准,并可防止Q t B 3 6 f h帽梁在垂直方向产生裂缝。
(3)在挖泥过程中,应对板桩墙和锚碇的位移进行监测。

三、板桩施工

1、板桩制作
钢筋混w . 2 E L l j ] O凝土板桩制作有现场预制和预制场预制两种。若采用预制厂预制的方法,则用驳船运到施工地点进行施打。钢板桩则是向工厂定货购买。
2、. | X F Z e D 4板桩施打
打板桩所用的设备与打普通桩一样,所不同的是板桩施打的,需要设置导G ` G z n e向梁。
板桩施工时,可以单~ 6 4 Z G n F n (根地插打,也可以分段分组打。每组一般为3-4根板桩,每段由若干组组成。一般每段有10-12块板桩。先把该段所有板桩都插好,再打入土中1-2m,让其稳定,然后分组台阶式的打设,这种沉板桩方法生产k C o ] Q = -率较低,但板桩墙的质量好,紧密而垂直。闭合式的格形板桩墙要一次将所有的板桩都插好,以保证板桩的位置的准确,然后再分组下沉。
板桩墙的施打方法有{ v ( 1 @ , P o:成排打和单独打两种。
(1)成排打方式
h W u排打方式是以20根左右的E $ B l u , ?板桩为一批,预先插立在导向架内,打时先打两墙头的1-3根桩,并一直打至设A H Y Z G _ 9 ! L计标高(或其一半),后打中间其余的板桩,一次(或分若干次)接顺序打至设计标高。
这种施工方式的优点是:桩沿墙轴线方e B R O . L向不易倾斜、榫口、锁口不易脱开、拉坏,几乎可不用楔形桩;桩不易扭面;墙表面不易错牙。缺点是:c V I q为插立桩须用高的^ A N . e (打桩架;插立后的桩呈P n A %壁头;易受风、浪的影响,施工? ; g复杂。
(2)单独打/ S V方式
单独打方式是第1-2根板桩一次打至设计标高X @ d 9 j。其优、缺点恰与成排方式L + @相反。
钢筋混凝土板桩一般是一次打一根。板桩下端往往制成截角形,板桩在打入时,利用土对桩尖的一部分横向挤压力,可保证板桩之间贴靠紧密。
钢板桩,槽型可一次要1根或3根;“Z&rdqF g ] v z xuo;型因断q 7 } 3 n /面为非对称形,为避免偏心锤击和防止桩扭p % Z 2 ; x V转,宜一次打两根,两根桩的拼装方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锚碇系统施工

钢板桩码头Y ! ] y X x E的稳定,除了板桩本身作用以外,还要依靠锚碇的稳定作用。锚碇系统包括:锚碇板、拉杆、锚碇板前的抛石棱体。锚碇板有的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也有用钢板桩墙的。拉杆用高强低合金钢材制作。板桩墙打好后就可进行锚碇系统的施工(穿拉杆、安设锚碇墙及抛石棱体施工)S L ? ) ^ L * w D。拉杆及锚碇板位置在板桩墙的顶部,位置较高,为了便于施工,往往要回填到拉杆面才进行。但是,回填到那种高度时,没有锚碇板的作用,板桩墙的稳定又成问题。为此,就要很好地考虑施工方法和顺序,既要考虑施工的方便,又要保R ` b K E Z K证板桩墙的稳定。如拉杆紧张装置位置放在靠近板桩墙或锚碇墙部位,回填时先回填锚碇板及靠近板桩墙部分的土料,为锚碇施工创造条件,又保证能及时(或时间不会间隔太长)使板桩墙得到锚碇,保证稳定。
锚碇系统的拉杆太松、太紧,都不利于板桩墙的稳定,一般使拉杆微微上拱为宜。j 4 |

五、墙后回填

板桩墙后填料的施工,量大、需要工期长。加上板桩墙锚碇系统的6 G e a施工,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往往控制2 1 z }着板桩码头的施工进度9 p $ 7 N - 0和施工质量。
回填材料,水下部分宜填砂、砾石、块石等透M Q H w ; \ [水性好的材料;陆上部分可填砂、石材料,也可填无腐蚀性及无膨胀A * *性的粘性= . c ) n S ~土料。对地震基本强度在N u TK d ` ?级及其以上的地区,不宜填易液化的粉砂、细砂及亚砂土。在钢板桩墙后和拉杆周围严禁填有腐蚀性的材料。
码头前沿线,如在陆域内,采用陆上回填;如在水域中,水下部分采用皮带机或吊机(带抓斗)上方驳在墙前; J \ a M 6进行回填,水上部分采用陆上填。
在陆上回填时,铺土(推土机或其他运土机械)、整实(柴油整实锤或吊机吊整锤)和压实应沿与拉杆平行方向进行8 | & - w,只有当拉杆上覆土达到一定厚度后,方可沿与拉杆( l \垂直方向进行,以免使拉杆! ^ I F Z # D 5 x(拉杆下的土要整实)压弯和下沉。在整实过程中,考虑土对板桩墙有一定的挤压力,应经常观察板桩墙和锚碇^ | I体的变形和位移情况。

六、其它

对于板桩码头m x ? F R ~ R n ?帽梁的o F %施工,应根据测量所得的桩顶标高偏差,修整桩头,安装模板与钢筋,然后现场浇注混凝土。通常帽梁的浇注是在码头背后回填土压实以后进行,这样帽梁模板的一侧可支承在地面上,另l l \ K ? % \一侧可支撑在导向梁上。
导向梁、胸墙以及码头上面层的浇注施工与一般现浇混凝土的施工相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