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滴灌技术与喷灌技术

(1)滴灌技术

滴灌系统由水源(井、河流或水池等)、首部枢纽(水泵、过滤器、注肥器及控制装置等)、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灌水器等组成。干管和分干管一般采用U—PVC材料,埋在地下。支管采用PE材料,可以埋在地下,也可以布置在地表。毛管采用滴灌管或滴灌带,上面安装灌水器,通过灌水器将水和液体肥料p / H小流量、长时间、高频率地供应到作物根系分布范围土壤中。滴灌具有以下优点:

①增产、提高品质、7 b H g使作物早熟。滴灌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适时适4 q b Q , p量灌溉,保证作物在最佳的水肥条件下生长,同时由于在Z # | P o灌溉过程中土壤水分为非饱和点水源扩散运动,不影响土壤结构,不造成土壤板结,不影响土壤通气性和土壤温度,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可? t _ l B z T p }使作物提早上市,一般条件下滴p 8 y q _ p /灌可增产30%以上。

②灌溉水的利用率高,节水省肥效益明显。滴灌由于采用管网输水,沿程水的损失少,而且灌水均8 X K ! 2 b匀度高(一般在9G $ U a0%以上)。滴灌根据作物的需S : | 0 Q 0 j水、需肥规律,将灌溉水和液体肥料小流量、长时间、高频率地供应到作物根系分布范围土壤内的特点,在田间不产生明显的深层渗漏,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90%以上,节水50%以上,节肥50%以上。

③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不需要平地。滴灌的灌水时间可长可短,灌水周期灵活控制,灌水强度可设计的很小也可以很大,所以无论入渗率低的粘性土壤还是@ ` 0 2 ` \透水性较大的砂性土壤,都可以使用,几乎可以适应任何复杂的地形,不需s 5 v要平地。

④利用盐水资源进行灌溉。滴灌将水直接供应到作物根系范围的土壤内,而不喷洒到作物F i j \的叶冠上,所以在利用含盐量较高的水灌溉时,不会形成盐份对作物叶冠部分的危害,同时因为滴灌是点水源扩散,长时间、高频度的灌溉原Y _ s z 2 Z ` \理,能维持根系分布范围内有较高的土壤水势,可保证即使利用矿化度较高的盐水资源,作物7 W L仍生长良好。

⑤抑制杂草生长。P + \ J滴灌将灌溉水以点水源的形式供应到作物根系分布范围的土壤中,减少了表层土壤的湿润范围,从而抑制杂草的生长。

⑥减小病虫害。高温、高湿是诱发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滴灌将水直接供应到作物根系分布范围的土壤内,不湿润叶冠部分,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⑦省工、节能。滴灌便于集约化管理,一个人每天可灌溉约100~600亩土地,节省劳动力;同时由于滴灌工作压力低(跟喷灌比较),耗能少。
⑧方便田间作业。滴灌田块大部分c \ p $地面是干燥的,便于在K ; } { q h灌水的同时进行其它农事操作。

(2)喷灌技术@ . 6 6 J } ! = e

喷灌机系S S B r统由水源(井、河流或水池等)、泵站、埋于地下的输水干管、喷灌机等组成。同时,灌溉系统可配备注肥系统,根据需要进行液体肥料追肥(施肥喷灌)。喷灌具有以下优点:

①增产。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N ; f U \进行适时适量y g [ j a u$ S \溉,而且还可调节农田小气候(降& N \低近地面气候,增加空气湿度),一般比地面灌溉增产15—25%] 4 : 8 j - 9 ! v

②节水。 喷灌可高度控制灌溉深度,灌水均匀H * f H度可达80%以上,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可达80%以上,一般H q % ] 5 u 6比地面灌溉节水30—50%。

③节肥。喷灌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深层渗漏3 ; ? B J,养分主要分布在0~40cm的主根系分布层内,没有明显P z D渗漏损失,养分的利用率高,一般可节肥30%以上。

④地形适应性强。喷灌系统的灌水4 Q I b E $ K / T强度可根据土壤物理性质(渗透系数)和地面坡度设计,在一定的坡度条件下不需要高质量的平地。

⑤避免土壤盐碱化。按作物的需水量确定灌溉深度,深o 7 j层渗漏少,不会抬高地下水位,避免盐份在土壤表层的积累,同时其节水作用也减少了灌溉水带入土壤中的盐份数量。

⑥土地利用率高。减少内部沟渠和田埂占地,增加播种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7—15%。

⑦省工、便于集约化管理。喷灌过程t G P i 3中,只需打开和关闭阀门,而且便于集约化管理] ` # =,可大量节省N / B x Z n劳动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