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帷幕灌浆很难懂?知道要点就很简单啦!

水利工程建筑特别是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处理,是关系到水利工程安危成败的关键问题。为了防止渗流破坏等问题,目前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坝基帷幕灌浆技术。   

大坝帷Z J $ g % p [ ? U幕灌浆的含义及施工流程   

(1)帷幕灌浆的含义   

帷幕灌浆是根据坝基的实际情况钻一排或是多排深孔,并灌注浆液以填充基岩中的缝隙,形成一道连续的阻水幕,以减少渗流量和降8 8 + R k i ~ [ B低渗透压力的灌浆工程。它是水库坝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方式,对水库坝基的稳定性起着主要作用。按照灌浆孔排数划分,灌浆帷幕有单排、两排、多排之说W K r。水库坝体的帷幕灌浆施工M E { j } Q c b d工艺凭借适应性强,施工灵活多变、施工效果良好等优点,在水库坝体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水利工程建J r L T \ * o N u筑物防渗处理的重要手段之X o d \ / i d 7 ?一。   

(2)帷幕灌9 t f 4 %浆施工工艺流程   

(一)施工测量   
能够准确的进行钻孔,应该按照相应的资料进行测量,在测量的过程当中应该对相应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精确,经过测量对钻孔分布进行设置。   
(二)灌浆孔布置B A z A ` 1 A   
按设计要求在轴线上布置灌浆孔,分Ⅲ序,孔距1~3m,孔位轴向偏差不得超过10cm,帷幕灌浆深入度与大坝挡水水头有关,悬挂式帷幕为0.3~0.7倍水头,施工时可根据现场灌浆试验确6 R V定具体灌浆深度x S h X -;坝基隔水层埋藏较浅时,可用封闭幕G ! h @ Y l Z。   
(三)造孔   
对工作场地进行平整,并对工作场地上存在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保证钻架在工作过h i } ] ]程中的稳定,防止在钻孔的过程中出现意外。在运行的过程中对钻机的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电源的供应工作,保证钻机能够高性能运行。在钻孔开始之前对钻机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要重点检查钻杆是否存在弯曲。在钻进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钻机的运行状态,保证钻头的冷却。   
(四)缝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当钻孔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对钻孔进行D R w r y k冲洗,应该确保冲洗的水压以及流量,冲洗的顺序应该从下往上,冲洗的程度应该一直确保钻孔Q g F 7 w回水变清为止,为了保证冲洗的效果,可以再冲洗十几分钟,从而把钻孔中的沉渣完全的冲洗出来,最~ P # 1 . Z e终确保孔低的沉渣不超过20cm。对于冲洗所使用的N ) 4 6水压应该不小于灌浆压力的五分之四。等到缝隙冲洗工作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压水试m } e r / * % x验。  S X a K , 8 B 
(五)灌浆结束标准   
在灌浆规定压力下注入率小于0.4L/min时,持续灌注60min或注入率小于1L/mi] 6 V On,继续灌注1.0h,灌浆可以结束。封孔灌浆结束后,采用分段压力灌浆封孔法封孔,用灌浆泵压入水灰比0.5:1的浓水泥浆,浓封完毕后,待凝3d,孔口上部空余部分采用粘土球扎实封孔。   
(六)灌浆质量检查   
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在该c f v )部位灌浆结束14d后进行,检查孔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10%,基S d 2 k n [ e 0岩接触段及下一段合格率为100%,再以下段各段合格率应在90%以上,不合格段透水率不超过规定值,且不集中,即认合格,否则商定处理方案。   

(3)帷幕灌浆技术的原理   

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在开挖断面附近钻孔,直接通到底层内部,然后进行灌浆,在浆液的压力作用下将岩层中原本存在的水分排出,而原来的空隙则被浆液所填充,这些浆液最终汇合、凝固之后i S z c J C就成为一个固体,从而起到防水加固的作用。   

施工中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1)灌浆中断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因^ O + [ % m为停电、浆液堵塞、输浆管破裂及机械故障等原因均会导致灌浆的中断。因此,在灌浆施工之前及其过程之中做好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其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应采用性能符合要求的输浆管材,且在施工时应经常检查并确保Z R t K 6 | u d其连接牢固、无破损和堵塞现象;应确保灌浆泵的性能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在最大的灌浆压力下能够持续地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并在施工中注意做好保养工作,在每次灌浆完成以后都要对灌浆泵进行认真地清洗;应对压力表进行及时校正,确保3 h O I Q符合要求;高压灌浆阀门、隔浆塞等部件同样应及时清洗;水电系统方面应做到定期检查和保养。而一旦发生灌浆的中断,0 5 t #应立即采取措施尽量缩短中断的时间,争取尽早复灌。   

(2)5 E o d ; j串浆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浆液从其他钻孔或者地下裂隙中流到帷幕的设计范围之外,从而造成浆液流失的现象,即为串浆i j Y。串浆产生的主要原因s G { F {是在灌浆孔间的岩层中由于缝隙较多并相互串连,使得灌浆孔之间产生连通,并导致了串浆通路。对于串浆现象的治理措施主要d N B F _ R c包括:对串浆孔和灌浆孔进行同时灌浆,并且每个孔都设置一台灌H t | Y ]浆泵进行灌注;在串浆孔漏浆部位的上方安装灌浆塞来进行严密堵塞。   

(3[ s ^)漏浆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由于缝隙较多、灌浆压力较大,通常会出现浆液注入率过大G I _ ^ V k %的现象,其实往往是发生了大量的1 \ F漏浆。对于大量漏浆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通过低压甚至自流式的灌浆方式来降低灌浆压力,直到缝隙逐渐充满浆液、并降低流动性之后再慢慢提高灌浆的压力;将进浆量限制在# L m 1 c u 730-40L/min以下,并采用浓浆进行灌P / 6注,直到进浆量明显减少之后再慢慢提高] : b 0 4 _灌浆的压力;采用浓浆甚至可以在浆液中掺加砂料来进行灌注,通过降低浆液的流动性,再加上同时适当地降低灌浆的压力,以此来限制浆液流动的范围,保证浆液不至于流失过远,直到单位吸浆量已经降低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再采用不掺粗料的正常浆液继续灌注并逐渐提高灌浆的压力;当出现岩层在长时间内一直大量进浆的现X R r S )6 M B 4 C v s -,还可以采用间歇灌浆的方式,即每连续灌注一D @ B J段时间就停止灌2 P - s o Y 1 Q浆,等浆液凝结一段时间再继续灌注。   

(4)固管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当射浆管和孔壁由于浆液达到了凝结条件而胶, ) r 4 ; ? Y结到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固管现象。固管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浆液由于在压力的作/ 5 & B ; : C e用下损失| b n X L了一部分水分,并在循环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放热和压力作用等原因导致其温度逐渐升高,从而大大缩短了其凝结的时间;在孔内的环状间隙处或灌浆管、阀门等部位发生了水y @ \ $泥颗粒的沉积现象;由于射浆管下端过于贴近孔壁而导致浆液在循环过程中在射浆管口受阻并逐渐沉淀。对于固管现象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采用回旋式孔口封闭器,并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上下活动和转动灌浆管;经常观察回浆浓度和回浆量,保持回浆管内一直n Z % w /有超过15L/min的回浆量+ N 3 . y /,并在回浆失水过\ A } % & 1 x }多的时候立即将浆液稀释。   

(5)操作方法不当   

钻进时过大的加压,使钻杆产生多段处的严重弯曲,特别是在不利的地质条件下,对产生钻孔偏斜的影响会更大;使用磨损过钝的金刚石或硬质合金Y K q { L D D A ]钻头钻进,会因在! w v金刚石颗粒或合金粒向岩石内切入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改变钻头的钻进方向;在松散易坍塌的岩层中钻进,冲洗液的排量过大,压力过高,特别是使用粘度很小的泥浆或清水作冲洗液时,会较严重地破坏孔壁,造成孔内某一局部的坍塌,使孔径H \ - E a + K #扩大。   

随着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前进,基础设施在我国的国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5 6 R位,其中水利建筑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从事水利工作_ @ x 6 U O 4的技术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渗措施N h ; ~ j q r 7,减少渗漏给水利工程带来的损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