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道路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恢复道路中线测量、施工控制桩测设、路基边桩测设和竖曲线测设(在11.3.4已述)

11.5.1  道路中线的恢复

从路线勘测,经过道路工程设计到开始道路施工的这段时间里,往往有一部分道路中线桩点被碰动或丢失。为了保证道路中线位置的准确可靠,施工前,应进行一次复核测量,并将已经丢失或碰动过的交点桩、里程桩等恢复和校正好,D o } ( \ 9其方法与中线测量相同。

11.5.2 施工控制桩的测设

由于道路中线桩在施工中要被挖掉或堆埋,为了在施工中控制中线位置,需要在不易受施工破坏、便于引测、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方法有平行线法和延长线法。

1)平行线法

平行线法是在设计的路基宽度, L D 4以外,测设两排平行于中线的施工控制桩,如图11-33所示。控制桩的间距一般取) = m 6 o ~10~20m。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2)延长线法

延长线法是在路线转折处的中线延长线上以及曲线中点至交点的延长线上测设施工控制桩,如图11-3 } C # & x s `34所示。控制桩至交点的距离应量出并做记录。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O / B Q 0 H : V路施工测量= . P B g : . h ]讲解要点

11.X 4 I ! 9 C5.3路基边桩的测设

路基施工前,要把路基设计的边坡与原地面相交的点测设出来。该点对于设计路堤为坡脚点,对于设计路堑为坡顶点。路基边桩的位置按填土高度或挖土深度、边坡设计坡度及横断面的地形情况而定。下面介绍一些常X g @用的路基边桩测设数据获取及测设方法。

1)图解法

在道路工程设计= , { X i - U 2 2时,地形横断面及路基设计断面都已绘制在方格纸上,路基边桩的位置可用图解法求得,即在横断面设计图上W 8 s量取中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到实地按横断面方向用皮尺量出其位置。

2)解析法

解析法是通过计算求得路基中桩至边桩的距离。在平地和山区,计算和测设的方法不同,现分述如下:

(1)平坦地段路基边桩测试

填方格基称为路堤(图11-35a),挖方路基称为路堑(图11-35b)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道路施~ ! ( s & o - r A工测量讲解要点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2) 坡地路段路基边桩测设

如图11-36(a)所示,在坡地上测设路基边桩,从图上可以看出,左、右边桩离中桩的距离为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式中:B、s、m均由U Q m 4 5 d .设计w t t h w N M决定,故L左、L右随L左、L右而变。由于h左、h右是边桩处地面与设计路基面的高差,但边桩位置是待定的,故h左、h右均不能事先知道\ \ f S C P o .。在实际测设工作中,可采用逐渐趋近法。

如图11-36(b)所示中,设路基左侧加沟顶宽度为4.7m,右侧为5.2m,中心桩挖深为2 X c T .5.0m,边坡坡度为1:1。现以左侧为例,说明山坡上边桩测设的逐渐趋近法。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道路施工测量讲解要点

①估计边桩位置l D J $ 6 { D:若地面水平,B d ] } u x -则左侧边桩的距离应为(4.7m+8 * z \ F g |5.: @ S |0m)×1=/ \ d 4 e 1 J9.7m,实R J u f际情况是左侧地面较中桩处低,估计边桩处地面比中柱处地面低1m,则h左l d ) \ 9 4 + -=58 n Em-1m=4m,代入式(11-64),得左边桩与中桩的近似距离:

L左=4.7+4×1=8.7(m)

在实地量8.7m平距,得a'点。

? B x w b V实测高差:用水准仪测定a'点与中桩之高差为1.3m,则a'点距中柱之平距应为

L左"=4.7+(5.0-1.3)×1=8.4(m)

此值比初h $ h T R 9 ! /次估算值(8.7m)小,故正确的边桩位置应在1 = - Ba'点的内侧。

③重估边桩位置:正确的边桩位置应在离中桩8.4~8.7m之间,重新估计在距中桩8.6m处地面定出a点

④重测高差:测出a点与中桩的高差为1.2m,则a_ = 4 ,点与中桩之平距应为

L左=4.7+(5.0-1.2)×1=8.5(m)

此值与估计值相符,故a点即为左侧边桩位置。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