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与传统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基本相同,分为进场材料检验、拌和设备的选型、拌和、摊铺和碾压一个工序进行,但也存在区别,现对加纤维沥青混凝土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同0 q Q点进行介绍。
(3 q O . = B 5一)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选取注意事项
1、由于纤维的加入,须延长干拌、湿拌时间以使纤维均匀裹覆矿e @ $料,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将下降20%-30%,尤其对于我国北方的一些省份,冬季气温很低,而通车时间往往定在冬季。这样N I 1 R h J @ O A客观上就确定了沥青面层完工,即必须在气温转冷前完成沥青表面层施工。J g Z B拌和设备生产能力的下降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例如,有的施工单位铺筑普通沥青混凝土日产量2.4~2.7km(单幅单层),而铺筑加纤维沥青混凝土仅为1.5~1.8km(单幅单层),3 + I &造4 = 1 3 F 2 6 i &成施工延期,天气变冷对于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十分不利,所以进行施工计划时必须考虑拌和设备拌和: I 5 - 9能力或加快基层、基层施工,为沥青面层施工留出充分、合理的施工时间。这些因素在进行施工计划时须考虑在内。
2、对于传统的连续式拌和设备,须增加专门的纤维添加设备,并且由于纤维占混合料的比重很小,设备的精度将是影响拌和质+ 4 Z g h t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纤维掺加的不均匀还% 9 M 5 k z m会导致混合料的用h & P油量偏大或偏小,) . \ V s # | - s影响工程质量Y : B,所以,宜采用传u , O C _ L统的间歇式拌和设备,采取人工方式p B F y k 9投放纤维,这样经济性好、操作简便,应对投料工人进行严* u K 2 9 s 0格要求,避免多投、漏投。
(二r u O P W z =)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拌和要求
1、确定每盘热料仓的配合比,计算出每盘混合- d ? ] +料的质量,根据目标配合比确定的纤维用量计算每盘混合料中投放的纤维质量,然后按此质量对进场的纤维进行分装,包装袋采用市场上常见的聚乙烯塑料袋即可。分装过程中,保证称量的准确性。纤维的掺加如示意图:
2、沥青混合料应按设计沥C j ; ` * G J青用量进行试拌,试拌后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并将其试验值与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设计沥青用量的合理性,必要时可作适当调整:
38 j G 6 1 = v |、确定适宜的y X # 6 % 5 @ n拌和时间。对于普通的沥青混合料,[ 1 e } g *间歇式拌和设备每盘拌和时间为30~60秒,推荐的拌和时间为D ) B X干拌25~30秒,湿拌30秒,以混合料拌和均匀,纤维和~ g \ ~ ,沥青混合料裹覆良好为准;
4、确定适宜的拌和与出厂温度。沥青(均指石油沥青,下同)的加热温度宜为130℃~Q Y P = W160℃,加热不宜超过6小时,且当天加热宜当天用完,不宜多次加热,以免老化砂石加热温度为140℃~170℃,矿分不加热。沥青混合料的出1 6 A S o $厂温度宜为130℃~160℃,当使用改性沥青时,应比上述温度的高限再提高10℃~15℃,纤维的掺加不必进行温度调整u f v } 2 L P X E。
(三) 压实注意事项
压实程序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的目的是整平和稳定混合料,同时为复压创造有利条件,是压料的Z x P 6 , J C g基础,因此要注意k K r x = R p 3 V压实的平整性;复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混合w \ e #料的密实程度取决于这一道工序,因此必须与初压紧密衔接,且一般采用重型压路机;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最后形成平整的压实面,因此这道工序不宜采用重; ) v T 1 `型压路机再高温D M 6 U q r Z j :下完成,否则会影响平整度。
初压时用6~18吨双轮压路机或6~10吨振动压路机(关闭0 F 3震动装置)压两遍,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须时予以修整。如在碾压时出现推移,可待温度稍低后再压;如船舷裂纹,应检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复压时用10~12吨三轮压路C ) p m Y e w机、10吨振动压路机或相u n P应的轮胎压路进行,宜碾压4~6遍至稳定和无明显轮迹。
终压时用6~8吨振动压路机(关闭震动装置: w ? L ~ 3 H)压2~4遍,以消除轮迹。
加纤维后的沥青混合料粘} q 8 7 l ` % ]稠度增大,应在上述普通沥青混合料碾压遍数基础上增加1~2遍,或者g J )提高摊铺和碾压温度,压路机跟摊铺机,避免温度下降过多,才8 ? a R \ ] v 7能达到预期的压实效果。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成型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油斑,颜色外观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基本相同。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