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规定
1、 结构物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强度,通道、盖板涵的盖板及桥梁的梁板安装完成(重力式桥台、肋板式桥台及桩柱式桥台除外),通道、盖板涵内支撑梁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实施结构物台背回填。

2、* a { = S 5应采用重型碾压机具进行台背的压实作业,重型压实机具压不到位地方应配备小型夯实机具。涵、台背回填应分层填筑,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铺筑厚度不得大于10cm。
3、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填筑材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材F M @ } O Q j w料粒径不得大于10cm。
4、除_ A x H @ K ~设计文件明确规定外,台背回填范围应符合以下规] _ 0 T 0 % I ~ D定:
⑴桥梁工程:顶部长度不小于2倍台( Z m b 7 k [ _高+3m;拱桥台背回填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底部为基础外沿加3m~5m。2 y P D
⑵通道、涵洞工程:顶部长度不小于1.5倍台高+2m。底部为基础外沿不小于2米。
5、施工过* $ Q ! ( j G程中,施工原始记M 2 P & | F A y e录应与施工工序同步,工程现L ) ) ` a b场验收应与施工资料签认同步,对台阶7 R ? z开挖、基底清理等隐蔽工程应保留相关影像资料。

6、结构物台背回填完v h j a .工后,应留有一年以上的工后沉降期。若工期紧张时,应采取补强或超载预压等措施,确保路基沉降总量达到90%以上,否S i n T , k g则不得进行路面施工。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测量放样
⑴按设计图纸放D ? S n出台背底宽和结构物锥| 2 y d _ ? r坡位置。

⑵根据松铺系数,将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松铺厚度在结构物墙身上分左、中、右用白、红油漆划出标线。同时,喷制回填管理卡,注明桩号、时间、层数、责任人。

试验准备
结构物台背填筑前须对填料按规定频率进行相关r B ^ h , a u试验。
场地清理
⑴台背回填前,应将基底或原地面的浮土、杂物、淤泥、积水清除干净,将基底和原地面压实至\ o d D U W z ^ &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压实度要求,并3 O 4 O按设计要求对构造物墙身与回填土接触面进行防水处理。
⑵涵、台背回填与路堤交界处应预留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高不大于1米、内倾2%~4%。
2、资源配备

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要点
1、梁式桥的轻型桥台台背回填,I , X 2 e # w J应在梁体安装完成后进行;柱、肋式桥台台背回填,宜在台帽施工前,柱、肋侧对称、平衡地进z D D 8 ) ; T - u行。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2、涵洞应在盖板安装或浇筑后,在洞{ ; ; k R m O 0身两侧对称分层回填- T 7 c P a U t c压实,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
3、回填过程中,应防止雨水浸泡,回填结束后,顶部应及时封闭。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