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故障的分析与探测定位处理

作为连接各种电气设备、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力电缆,以其安全、维护工作量少,稳定性高,有利于提高电能的质量等优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电力电缆所产生的故障在所有供电故障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点位置和判断出故障类型已成为电力电缆使用和运行过程中十分关键的技术之一。

电缆故障的分析与探测定位处理

电缆导线

01

电缆故障原因

电缆故障的最直接原因3 U \ B是绝缘降低而被击穿。导致绝缘降低的因素很多,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1机械损伤

安装时损伤:

在安装时不小心碰伤电缆,机械牵引力过大而拉伤电缆,或电缆过度弯曲而M R # b , O损伤电缆;

直接受外力损坏:

在安装后电缆路径上或K \ D : : Q o k %电缆附近进行城建施工,A g y使电缆受到直接的外力损伤:

间接受外力损坏:

行驶车辆的震动或冲击性负荷会造成地下电缆的铅(铝)包裂损;

因自然现象+ I n Q R t 7 |造成的损伤:

如中间接头或终端头内绝缘胶膨胀M U X = ` W I X而胀裂外壳或电缆护套;因电缆自然行程使装在管口或* , g a 7 ` Z支架上的电缆外皮擦伤;因土地沉降引起y , J 4 | ) X ? q过大拉力,拉断中间接头或导体。

1.2绝缘受潮

电塔电线绝缘受潮后引起故障。造成电缆受潮的主要原因有:

因接头盒或终端盒结构不密封或安装不良而导8 N n F E T P y致进水;

电缆制造不良,金属护套有小孔或裂缝;

金属护套因被外物刺伤或腐蚀穿孔;

1.3绝缘老化变质

电缆绝缘介质内部气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游离使绝缘下降| h * % ] f [ S。当绝缘介质电离时,气隙中产生臭氧、硝酸等化学生成物,腐蚀绝缘;绝缘中的水分使绝缘纤维产生水解,造成绝缘下降。

过热会引起绝缘老化变质。电缆内部气隙产生电游离造成局部过热,使绝缘碳化。电缆过负荷是电缆过热很重要的因素。安装于电缆密集地区、电缆沟及电缆隧道等通风不良处的电缆、穿在干燥管中的电缆以及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的部分等都会因Z o Y s \ b本身过热而使绝缘加速损坏。

1.4过电压

过电压主要是指大气过电压([ P m ; , K U雷击)和电缆内部过电压。对实际故障进行的分析表明,许多户外终端头的故障是由大气过电压引起的。过电压使电缆绝缘层击U i o g %穿,形成故障\ / \ p r a \ S L,击d 0 ~ \ o g ?穿点一般是存在材料缺陷。

电缆故障的分析与探测定位处理

架空线

1.5设计和制作[ = 9 H { 1工艺不良

中间接头和终端头的防水、电场分布设计不周密,材料选用不当,工艺不良、不按规程要求制作会造成电缆头故障。

1.6材料缺陷

材料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缆制造的问题,铅(铝)护层留下的缺陷;在包缠绝缘过程中,纸绝缘上出现褶皱、裂损、破口和重叠间隙等缺陷;二是电缆附件制造上的缺陷,如铸铁件有砂眼,瓷件~ ^ ) H G u 9 s ~的机械强度不够,z F G 4 u s其它零件不符合规格或组装时不密封等;三是对绝缘材料的维护管理不善,造成电缆绝缘受潮、脏污和老化。

1.7护层腐蚀

由于地下7 + L酸碱腐蚀、8 y K z } % c J \杂散电流的影响,使电缆铅包外皮受腐蚀出现麻点、开; a N 8 + ( K s G裂或穿孔,造成故障。

1.8电缆的绝缘物流失

油浸纸绝缘电缆敷设时地沟凸凹不\ G f平,或处在电杆上的户外头,由于起伏、高低落差悬殊,高处的绝缘油流向低2 * 6 K = 9处而使高处电缆绝缘性能下降,导致故障发生。 

02

故障分类

2.1按故障电阻与芯线情况分类

开路P 0 ?(断线)故障

开路故障,又称断线故障,若电缆相间或相对地绝缘电阻达到所要求的规范值6 : V,但工作电压不能传输到终端;或虽终端有电压,但负载能力较差。当绝缘电阻=∞,即为断线故障。

低阻(短路)故障

低阻故障又称短路故障,电缆相间或相对地绝f D 4缘受损,其绝缘电阻小到能, 8 B f y用低m E h z = M压脉冲法测量9 C g .的一类故障, i 4 x 2。当绝缘电阻<B d f Y w { n;10kΩ时,为短路故障。

&#1 V q - r O61623;高阻(泄漏性)故障

高阻(闪络性)故障

电缆相间或相x n N h M对地绝缘损坏,其绝缘电阻较大,当绝缘电阻>100kΩ,不能用低压脉冲法测量的一类故障,它是相对于低阻故障而言的。包括泄漏性高阻故障和闪络性高阻故障二种类型。

以上故障i q L分类也是为了选择测试方法的方便,根据目前流行的故障测距技术,开路与低阻故障可用低压脉冲反射法,高阻故障要用冲{ { 9 ~ H 1击闪络法,而闪络性故障可用直流闪络法测试。

2.2按表面现象分类

开放性故障

Z = d x 0 r J ^1623;封闭性故障

2.3按接q = g r ?地现象分类

单相接地故障

d F - 6 2 L O ( !1623;相间故障

多相接地- + - l P = 8 p混合性故障

2.4按= , & G l W故障位置分类

接头故障

电缆本体故障

03

探测原理

电缆故障的测试是基于电波在传输线中% d w ~ -的传输时遇到线路阻抗z q { K ( n -不均匀而产生反向的原理。

根据传输线理论,每条线路都有其一定的特性阻抗Zc,它由线路的结构决定,而与线路的长度无关。在均匀传输线路上,任一点的输入阻抗等于特性阻抗,v \ f G L / H S w若终Y & G端所接负载等于特性阻抗,线路发送的电流波或电压波沿线传送,到达终端被负载全部吸收而无反向。当线路上任一点阻抗不等于Zc时,电波在该点将产生全反射或部分反射。反射的大小和极性可用反射系数P表示,其关系式如下:

式中:

Zc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Zo为传输线反射点的阻抗

(1)当线路无故障时,Zo=Zc,P=0,无[ g 8 t _反射。

(2)当线路发生断线故障时,Zo=∞,P=1,线路发生全反射,且反v ] e Z A射波与入射波极性` t \ ~ o a ` q相同。

(3)当线路发生短路时,Zo=1,P=-1,线路发生负的全反射,反射波与入射波相性相反。

04

电缆故障探测基本步骤

电缆故障的探测一般要经过诊断、测距、定点Y w s W三个步骤。5 o 6 h $ t

4.1故障诊断

电缆故障性质的诊断,即确定故障2 a h ; F P的类型与严重程* p 2度,以便于测试人员对症下药,选择适当的e & + : ~电缆故障O ! i h S / H测距与定点方法。

所谓诊断电缆故w \ w \ 0 f 0障的性质,就是指确J p K R }定:故障电阻是高阻还是低阻;是* g 5 j Q闪络还是? + a 4 ! c X j +封闭性故障;是接地、短路、断线,还是它们的混l 2 W e合;是单相、两相,还是三相故障。

可以根据故障发生时出现的现象,初步判断故障的性质。例如,运行中的电缆发生故障时,若只是给了接地信号,则有可能是单相B , ?接地的故障。继电保护过流继电器动作,出现跳闸现象,则此时可能发生了电缆两相或三相短路或接地故障,或者是发生了短路与接地混合故障。发生这些故障时,n g ? D短路或接地电流烧断电缆将形成断线故障。但通过上述判断不能完全将故障的性质确定下来,还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和进行“导b = m { 7 e v通试验&rdqt ^ 5 { J ? Buo;。

测量绝缘电阻时,使用兆欧表(1千伏以下的电缆,用1000伏的兆欧表;1千m ; q l R n ! \伏以上的电缆,用2500伏的兆欧表)来测量电缆线芯之间和线芯对地的绝缘电阻;进行“导通试验”时,将电缆的末端三相短接,用万用表在电b a j ~ 0 m E N [o { x 3 \ ~ n的首端测量芯线之间的电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