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激烈的建设市场竞争意味着营建以智力密集型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总包与分包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新型建筑业企h ] = W {业组织结构是建筑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那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一、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1、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施工企业与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签定的7 h : d 7 8 D Y劳务分包合同。
这样的合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条和《合同法》等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合同无效后的处理:如果劳务分包企业提供劳务的工程合格,劳务分包企业依据《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 i 0定,请求劳务费的应当得到法律支持。如果仅仅因劳务分包F W Z _ S # } F企业提供的劳务质量不合格引起的工程不合格,劳务分包企业请求劳务分包合同约定的劳务价款的,将得不到法律支持,并且,还应承担相应的损失。
2、总承b : G } ] p % r \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以劳务分包合同的/ Q o ] m ~ ` M名义签订的实) K s ! z质上的工程分包合同。
这种合同将依据合同的实际内容及T \ t T x r & -建设: e { f -施工中的客观事实,及双方结算的具体情况,来认定双方合同关I u \ R j L系的本质。其中有e P L @ X E y - o的可能会被认定为工程分包合同,那么就要按照工程分包合同的权利义5 D w务,来P e 1重新M . ]确认双方的权利义务。
3、工; n u a \ C H A程分包企业以劳务分包合同的名\ _ 0 ) G义与劳务分包企业签订的实质上的工程再分包合同。
这t \ u L e种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工程分包企业因此种行为取得的利润将被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 y | 6 k 7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F A , 0 V _ ^ ; 0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收H s U ? 9 F缴,或者由建筑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同样的收缴处罚。
二、建设工程劳务分包纠纷的预防
1、做到合法分包,规范操作
首先,项目部负责人在授权对外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时,要严格审查劳务分包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及企业劳务作业的资质等情况,以免签订无5 e 0效的劳务分包合同,产生不必要的劳务分包纠纷。
其次,必须签订劳务合同。在订立劳务分包合同时,必须完备合同l \ 8 l ; 7 m \条款,语言规范,字迹(符号)清晰,条款完整,内容具体,用语S U + U准确、无歧义,应采用2003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的《建设工J / 1 c / D N +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再次,要建立劳务分包合格名单。定期对劳务分包单位进行考核评价,) B L ) C U v ? ?同时要加强劳务分包单位的监j ] z d 4 m ! g督管理; & ) 4。双方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作为工程承包方,在合同生效后,# Q , O s # !应主动履行合同中承诺的义务,为劳务分包P c 5 o & M单位创造施工条件。同时,作为工程责任主体,应依据合同,强调劳务分包单位在施工中的连带责任,督促劳务分包单位履行合同。
2、做到劳务分包用工合法、规范
为了避免劳动合同- ^ s纠纷发生,职工劳务作业队招用农民工必须规范操作,应当按照规定先报批后使用,严禁擅自招T O / z G u ? K d用农民工。& ~ ~ # $ g s今后使用农民工可采用两种方式:
(1)通过劳务公司派遣。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 % z / 6 $ 5 L r被派遣. A i _ z L d i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 u O $ o;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1 @ | y D u务派遣单位应当按3 n x ^ T _ \ .照所在地人V d K S s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用F k Z 7 r B M工单位4 : W h 9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 * P | ) ; p s f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0 L 2 $ 5 5 K O K短期劳务派遣5 D w b协议。
(3 H L *2)直接与农民工? \ E { r Q G &签订劳动合同。现有的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 P K y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根a p 2 s O P [ i据上述劳动合同类型,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应采用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禁止使用自然人(包工头)以及无资质的劳务队伍
&l_ q 9 |dquo;包工头”私拉滥招、非法用工、违法\ j 1 C劳务分包、拖欠民工工资等行为,是发生劳务分包纠纷的根源。因此,禁止使用A B | B J“包工头&rdK $ _ ? ! w , ] &quo;以及无资质的劳务队伍是杜绝劳务分包纠纷的根本,也是大势所趋。建设部早已在2005年出台文件,将在3年内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逐K N ^ 9 q步取消建筑劳务领域的&ldqu- - %o;包工头”,清退无资质的劳务队伍。同时,对一些施工能力强,信誉良好的队伍鼓励他们进行工商注册,获取资质证书,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